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类型:会议/学术活动资讯 日期:2018-03-07 00:00:00.0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项江涛)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对儒释道多元文化的兼容并包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陶渊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陶渊明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国际性显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诸如文学的、文献学的、美学的、哲学的、宗教学的、历史学的乃至语言学的,等等,无论是东方学者,还是西方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均有精彩的表现。3月2日,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会中,与会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汲取精华,增强资料文献的学术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与会者认为,研究陶渊明对加强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使中国文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陶渊明代表一种“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其《桃花源记》是关于人类理想生活的极富有理性的沉思录,美丽、和谐、澄明、深奥,引人入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项目首席专家范子烨在发言中提出,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杰出诗人,对我国文学史、文化史均有广泛、深刻之影响。《陶渊明集》在历代文人别集的廊庑中和我国古代书籍文化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在文献学层面,古今学者对陶渊明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一)关于陶渊明作品的注释和整理,如宋汤汉《陶靖节先生诗注》、清温汝能《陶诗汇评》、丁福保《陶渊明诗笺注》、王瑶编注《陶渊明集》、杨勇《陶渊明集校笺》、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龚斌《陶渊明集校笺》、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和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等;(二)关于《陶渊明集》版本源流的考证,主要有桥川时雄《陶集版本源流考》、郭绍虞《陶集考辨》、袁行霈《宋元以来陶集校注本之考察》和邓小军《陶集宋本源流》;(三)有关陶渊明研究资料的编纂,如《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和钟优民《陶渊明研究资料新编》;(四)陶渊明年谱的编纂与生平考订。这些成果均各有创获,各具特色。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南开大学教授、专家组组长詹福瑞认为,当前,相关陶渊明文集的使用焦点往往集中在对其诗意的理解,但在陶集版本、文本及历代校、注、评方面则很匮乏,也不够系统。本课题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将更适合于研究者使用。他提出,在陶渊明文集的汇注、汇校、汇编过程中,要加强甄别、选择的学术眼光,在精准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各类评论、观点,以便为研究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针对陶渊明文献的整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星提出,文献研究与古籍整理的区别与联系要理清楚。文献搜集整理的范围界定是必须的;课题每一个部分的整理凡例、编排体例、分工细则都需确认;选择汇校时,版本系统要清晰;要加以判断,汲取精华,增强资料文献对陶渊明学术研究价值的选择。


  强调文献整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本课题由编纂《陶渊明集总目》、《陶渊明集》汇校汇注汇评、陶渊明资料分类汇编、近现代陶渊明论著总目、珍稀陶渊明文献影刊、陶渊明文献数据库及全文检索系统六个子课题组成。两部《总目》的编纂要实现对陶渊明作品版本和研究信息的全覆盖,一部“三汇本”的编纂要实现对历代校勘、注释、评论成果的全覆盖,而对有关陶渊明资料的分类汇编,要实现对古代文献中陶渊明资料的全面、深入的发掘和钩沉并实现对既有成果的全方位超越,影刊珍稀文献要实现彻底的补遗,而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的建立,更具有创新意义。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郑杰文认为课题研究需要全、精、实、准。海外大量的文献目录的搜集整理,有重要价值,亦有其难度。国内的古佚书种类也很庞大。他认为,文献整理还涉及避免重复工作问题,需要研究团队的整体协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敏俐认为,此课题为将来的陶渊明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和高垒,其价值意义重大。各个子课题之间要相互关联,在目录、索引和提要等方面做到互相照应、形成体系。


  范子烨认为,纵观陶渊明文献研究史,不仅有关历代陶集的系统整理和全面研究严重不足,而且关于陶渊明的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也很不完备,现在已经整理发表者尚不足传世文献的十分之一,古今学者的相关研究亦不无可商之处。而离开文献研究与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陶渊明研究整体的深度和广度乃至科学性必然要受到限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朱万曙提出,在汇校、汇注、汇评的实际进行时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校”的异文如何处理而不流于琐碎;“注”的内容中哪些有价值,哪些没价值;“注”与“评”之间的界限如何确;每一条引入的校、注、评如何作出限定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左东岭强调了项目进行中的体例问题、边界问题、交叉问题等。以拟陶诗、和陶诗为例,只作“和《饮酒》”系列还是推而广之都需要做统一的规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光兴认为,陶渊明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他同样强调了文献整理上的体例问题。


  创建陶渊明文献数据库及检索系统


  课题将对陶渊明文献数字化、电子化,扫描并录入有代表性的历代《陶渊明集》(大约20种),编制程序,植入数据,建立全文检索系统。范子烨介绍,该系统的建立以科学性、完整性和统一性为基本原则,以用户至上为基本设计理念。科学性就是在数据库的设计上要依照科学方法,系统组织各类文献,对各个关键词进行科学标引和规范控制;完整性就是要在文献收录上力求全面,没有遗漏;统一性是指在建库过程中对重要问题的处理方法保持一致;用户至上的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积极听取用户对对数据库建设的意见,如检索途径、检索项目、检索方式的设计,资源的组织方式,网页的布局等等,从而实现为国内外文化届和学术界提供最大化的公益性服务的目的。


  范子烨介绍,课题组试图通过对陶渊明文献以及相关问题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现代丰富的学术、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为国内外学术界提供一份关于陶渊明的基本学术资讯和基本文献库。目的在于是为陶渊明研究提供指引,使人们更便于吸取相关学术史的进行总结和研究,便于获得文献资料,从一个方面有力推动古代文学学科的发展。与会学者认为,就我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的发展而言,以一个作家为中心,开展文献集成性质的课题研究,这是规模较大的一次。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展,摸索成功的经验,能够为人们积累有益的经验,即如何构建一位一流作家的文献框架,采取哪些有效的研究路径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如何发现更多的有价值的文献以及文献的有价值之处,从而为相关的管理部门在科研工作决策方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