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简帛专题)学术研讨会暨2017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论坛在北京举行

来源:籍合网 类型:会议/学术活动资讯 日期:2017-09-12 00:00:00.0


第三届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简帛专题)学术研讨会暨2017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论坛于814日至16日在北京金台饭店举行。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及简帛语言文字研究学科(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承办。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出版单位的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孟蓬生研究员主持,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研究员、中华书局赵诚编审、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等分别致辞。刘丹青研究员指出,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要重视事关文化传承的学科。简帛语言文字之学,就属于这些事关文化传承的学科。出土文献较多地保留了古代语言文字的原貌,是宏大的资源宝库,为包括历史和语言文字学科在内的众多学科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学术的创新,或新于材料、或新于方法、或新于理论,简帛语言文字研究带有先天的优势。同时,简帛等出土文献跟传世文献的关系,也是出土文献研究中一个新的核心论题,大量的研究实践也将孕育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必要的理论意识和方法意识将会大大提升简帛文献语言文字研究的学术境界和科学化水准。赵诚先生指出,不要人为地把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割裂并对立起来,从文化和语言的传承来说,出土文献其实也是传世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应该重视综合性,不可偏执一端。董琨先生谈到了近来新发布资料的重要价值,并认为,考订字词是简帛研究的重点,是其他学科利用简帛文献的基础,应格外重视。        

会议主体部分由两场主题演讲和四场分组报告组成。第一场主题演讲,安徽大学李家浩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季旭升教授、复旦大学刘钊教授、清华大学赵平安教授、语言所孟蓬生研究员向大会报告了他们在简帛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随后会议进行了四场分组报告,与会学者对战国秦汉简帛文字释读、上古汉语语法、音韵及词汇等方面进行发言和讨论。第二场主题演讲,首都师范大学黄天树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张玉金教授、中山大学陈伟武教授、清华大学李守奎教授、吉林大学冯胜君教授向大会作了报告。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员主持,孟蓬生研究员对会议研讨交流情况作了总结,并简要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的概况及其研究规划。

会议讨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出土材料为新线索、新视角来解决古书中的疑难词语,或更正前人的误解。例如李家浩教授《〈易林〉校勘一得──兼谈江陵凤凰山汉简中的字》根据江陵凤凰山汉简,指出《易林》的《坎之未济》繇辞据棘履字的省写,有的版本的据棘履危字是字之误,皆读为枳棘。刘钊教授《读简帛散札》根据出土材料讨论了见、视”“继、绝等字因形近而在古书中混讹的情况。赵平安教授《〈竹書紀年〉粵滑考》根据出土战国文献中有很多骨聲字和聲字相通的例子,论证《竹书纪年》中的疑难词语粤滑就是越祸,义为越国内乱。李守奎教授《〈国语〉故训与古文字》专门讨论《国语》中的词义与训诂,他指出,《国语》中有大量古语,可利用古文字和出土文献解读失传的古义,尤其要重视通过辞例归纳来考求古义。北京大学胡敕瑞教授《一个被误解的成语——“市无贰价》指出,市无贰价本来是欺诳之义,后来被误解为两个

二是利用古文字或出土文献为材料来研究上古汉语的语音、语法等问题。孟蓬生研究员《楚简从之字音释》探讨了楚简中四个从字形在具体辞例中的训释,并根据大量材料证明字的前上古音可能在侵部。中国人民大学赵彤博士《出土文献中反映的语流音变现象》、首都师范大学张富海博士《据古文字确定几个鱼部一等字的开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洁《从出土文献谈上古汉语清鼻音问题》等报告也充分结合古文字材料来探讨上古汉语语音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张玉金教授《出土战国文献二价动词研究》认为“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带受事的二价动作动词,第二类是带成事的二价动作动词,第三类是二价状态动词。北京语言大学魏德胜教授《度量衡单位量词“分”的泛化》讨论了单位量词“分”在汉代西北屯戍简牍中的用法,指出它已出现泛化的倾向。韩国明知大学姜允玉教授《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中的若干语法现象》分析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若干语法现象,如“其”“者”“乎”“夫”“也”等词的用法,指出这些词的个别特殊现象在汉语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注意。中山大学陈斯鹏教授《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书(柒)虚词札记》讨论了清华简中的部分虚词。

三是简帛文献的专门研究。例如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季旭昇教授《谈清华肆〈筮法〉第二十六节〈祟〉篇中的“字》讨论了《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筮法·第二十六节·祟》中一个从又从虫的字,认为该字即“蚤”字,在简文中读为“灶”,是古代五祀之一。清华简《保训》篇的“中”字近年来一直是讨论的热点,吉林大学冯胜君教授《也谈清华简〈保训〉篇的》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他结合相关文字的新释,认为“中”即“衷”,并对“中”在简文中的含义进行了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刘乐贤教授《汉简中的占梦文献——释额济纳汉简中的字》分析了额济纳汉简中一个原释为“膏”的字,认为该字其实是“瞢(梦)”字,相关简文涉及古代占梦术。王志平研究员《清华简〈筮法〉卦即卦说解》对清华简《筮法》“劳”卦与今本《周易》“坎”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南师大客座研究员萧旭《汉简尚(常)韦解诂》对汉简中的“尚(常)韦”一词进行了训释。首都师范大学陈英杰博士《读〈郑武夫人规孺子〉札记》对清华简六《郑武夫人规孺子》中的部分词句进行了讨论。清华大学程薇博士《清华简(柒)新见字形字小考》将新发布的清华大学藏竹简(柒)《越公其事》中的字释为“藔”,读作“祧”。

以上是对简帛文献字词释义的讨论,还有学者的报告是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研究简帛文献的相关问题。例如,日本山梨县立大学准教授名和敏光《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五行〉甲篇〈杂占之七〉缀合校释》对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五行》甲篇《杂占之七》进行了新的缀合,提供了新的释文。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教授苏建洲《论北大简〈苍颉篇〉源自秦国底本——以简 55“桶概参斗”为讨论对象》讨论了北大汉简《苍颉篇》桶概参斗一句,指出作为量制单位的“桶”在西汉时已被“斛”取代,这可以作为北大汉简《苍颉篇》源自秦国底本说的一个补充证据。香港教育大学张连航教授《寻找典籍文本的年代标记——以清华简尚书类文献为例》以清华简尚书类文献为例,讨论典籍文本形成的年代。他认为,文本年代的考证,主要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判断。内容包括文本提及的历史事件、时代、人物及思想等等,形式则包括文体、语言等特征。北京师范大学李锐教授《从押韵的角度谈谈〈恒先〉的编联》则从全篇押韵的角度对上海博物馆藏竹简《恒先》的编联次序问题进行了讨论。

除此以外,黄天树教授《说文部首与甲骨部首比较研究》、陈伟武教授《汉语言文字中的物我之别》等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黄天树教授系统地比较了甲骨文部首与说文部首,提出了甲骨文部首设立的原则和疑难问题。他感慨地说,越是深入研究甲骨文部首,就越是觉得许慎设立说文部首之苦心孤诣。陈伟武教授列举了大量例子,指出语言与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古代文化中的物我之别观念深刻而普遍地体现在语言文字之中。

在传世文献语言文字研究方面,也有一些学者提交了论文。例如武汉大学卢烈红教授《体标记、选择标记与测度标记——先秦两汉虚词析论》通过大量语例梳理了先秦两汉时期“将”的四种用法(意愿义助动词、将来时体标记、选择连词、测度语气副词)之间的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张民权教授《抚州发现北宋〈礼部韵略〉述略》介绍了抚州所发现北宋本《礼部韵略》之经过及其重要价值。内蒙古师范大学王建莉教授《上古词兼正反两义探源》对上古汉语所谓“词兼正反两义”现象的来源作了讨论。陕西师范大学赵学清教授《试论词源意义与文字构意的关系》认为,利用词源意义考释汉字构意,有利于确认某些文字构意、解决部分文字构意研究上的分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玉博士《上古汉语“迫”词族略考》以古籍和故训为材料,系联出上古汉语“迫”词族,同时利用现代汉语方言及亲属语言同源词对原始汉语和上古汉语**mb-型复声母的构拟加以印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肖晓晖博士《说“半汉”及其同族联绵词》讨论了表示“大”“来回”等义的“半汉”族联绵词,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语音及意义关系。

“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承办)的系列学术会议,此前已经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举办了两届。会议主旨是通过学术交流推动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使新材料、新视野下的上古汉语研究得到拓展与深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10年起设立“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和系列专题研讨会,以社科院雄厚的科研和人才资源为基础,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网络为依托,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展开高层次、高水平的研讨。本次会议为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的专题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起实施的登峰计划确立语言研究所简帛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为全院首批“特殊学科”。这次会议是该学科设立以来承办的第二次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学术研讨会”系列学术会议第一次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社科论坛的专题研讨会。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顺利举行,将有力推动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研究的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有益于简帛研究和上古汉语研究内部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融。会议论文经遴选与审稿后将收入孟蓬生先生主编的《上古汉语研究(集刊)》第三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感谢肖晓晖先生惠赐会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