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征文】为张耳陈馀正名 | 阅读《史记》

来源:中华书局 类型:古籍出版/整理新闻 日期:2019-10-14 00:00:00.0



自从《史记》流传以来,张耳陈馀也就成了“势利之交”的代名词,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嘲笑与讥讽。可是,二人真的如此不堪吗?

时间退回两千多年前:在秦将章邯王离的穷追猛打下,赵王歇和张耳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巨鹿城中,被四十万秦军团团围困,朝不保夕。张耳多次派人向和自己有着刎颈之交的陈馀求援,然而,陈馀考虑到自己仅有数万军队,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所以几个月都不肯发兵。于是:

张耳大怒,怨陈馀,使张黡、陈泽往让陈馀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茍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耳对于拥兵数万但拒不营救的陈馀,口气已经很不客气,并进行了强烈的质问与怀疑。那么,张耳的这种质问与怀疑是否合理?

十分合理。众所周知,在极端情况下,人的情绪会变得暴躁、极端,人性的阴暗面会集中爆发。怀疑,实在是太正常了。且《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言: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张耳此时大概是没有爹娘的,毕竟他多年前曾经侍奉过魏公子信陵君,本人年纪也不小了。而且,就算还有爹娘的话,也救不了他。此时,他只能寄望于“父事”自己、手握重兵且离巨鹿不远的陈馀。可以说,除了亲儿子,张耳最信任的人就是陈馀了。从张耳的感情上来说,陈馀是一定要来救自己的,别人来不来,张耳不太会放在心里,但陈馀不来,那就不一样了。被陌生人拒绝,和被最信任的人拒绝,这完全是两回事。

对于这番责难,陈馀是这样回答的:

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

那么,陈馀的这种看法合理吗?

十分合理。陈馀如果贸然进军,除了全军覆没、使局势进一步恶化外,不会有任何效果。这和后世的派系倾辄、见死不救有本质区别。而且,《列传》中说陈馀“好儒术”,那么,《小雅·小旻》中“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的道理,他更是懂得的,也就更不会进军了。

要指出的是,陈馀曾是个愣头青。传文中,张耳陈馀在逃避通缉、隐姓埋名时:

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然之。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张耳教给陈馀的。陈馀决定不出兵时,心里可能还认为张耳是老糊涂、急糊涂了,自己教的东西自己反而忘了。然而,张耳的两位部将进一步责难:

张黡、陈泽曰:“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

话说到这个份上,由不得陈馀不出兵了,所以:

陈馀曰:“吾死顾以为无益。必如公言。”乃使五千人令张黡、陈泽先尝秦军。

这支援军的结局是“至皆没”——全军覆没,跟陈馀所预料的一样。而下面一段话也很耐人寻味,就在陈馀的这支援军覆没后: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耳之子)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未敢击秦。

这时,张耳的亲儿子张敖带着一万兵马来救老爸了。可是,到了巨鹿城外,张敖并没与秦军交战,而是和陈馀、诸侯军一样选择了等待。这就更说明了众军都不是秦军的对手,印证了陈馀拒绝出兵的合理性。

我每常想,如果张耳在巨鹿城中被王离击杀的话,大概就是就不会有《张陈列传》了,二人也就不会成为“势利之交”的代名词了。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楚烈祖勇冠千古霸威皇帝项羽击溃了秦军。

张耳生还后向陈馀质问不出兵的原因,并追问张黡、陈泽的下落。陈馀如实相对,可张耳却怀疑张黡、陈泽被陈馀杀掉了——他的怀疑是合理的,因为在经历过绝境后,他已经失去了对陈馀的信任。陈馀是无辜的,但却无法自证清白,因此:

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

这样一来,张耳反而愣住了,没有接受印信。陈馀负气离席如厕,门客劝张耳“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句话齐宣王、范蠡都说过,古人还是很信这个的。所以,张耳在摇摆间收下了陈馀的兵权。等陈馀回来,发现张耳真的收了自己的印信时,二人彻底决裂。

至于后来两人互相要致对方于死地,就和很多情侣分手后的因爱生恨差不多吧,有人走出来了,有人没走出来。所谓势利之交,怕是站不住脚的。

且,二人开始交好时,都是富家倒追的女婿,哪里有什么势利之交,只是彼此仰慕而已。此外,率先对陈馀生疑的张耳,在担任魏国外黄县令期间,曾允许当时还是小混混的刘邦在自己家里混吃混喝几个月,又是看上了谁的势、什么利呢?

太史公用吴太伯、延陵季子的标准来评判张耳陈馀,窃以为是太严苛了。说到底,张耳陈馀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们本来是好朋友,相互钦慕;可是,当时的社会变动太快了。历史把他们推上前台时,招呼都没打一声。而这两个普通人,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本文为“第四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投稿)


第四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征文公告


请您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等人生经历,谈谈《史记》对自己的深刻影响,阐释从《史记》中获得的精神营养或思想启迪。

· 征文要求:

1. 参评征文文体不限,要求内容健康,文字流畅,且为作者本人原创、从未发表。

2. 严禁任何形式剽窃抄袭,一旦发现即予以取消参评资格。

3. 每篇征文正文部分原则上不超过2000字(含标点)。

· 投稿起止时间:

2019年4月20日—2019年12月31日。

· 投稿方式:

1.电邮:投稿电子邮箱为bohongaward@163.com。请将邮件主题标为“伯鸿书香阅读奖”,邮件内容为:史记+姓名+详细通讯地址+手机号,征文请以附件形式发送。

2.邮寄: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中华书局204,伯鸿书香奖办公室,邮编:100073。电话:010-63405727,010-63267417。

· 奖励标准:

获奖征文作者每名奖励2000元,共30名。

· 注意事项:

凡参加活动征文均请在文末署上作者本人姓名和详细联系方式,文稿一律不退稿。在主办方、协办方各类平台刊出的优秀作品,是否最终能够获奖,由第四届伯鸿书香奖评委会最终评定。

《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十册)


[汉]司马迁 撰,[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


顾颉刚 领衔点校,赵生群 主持修订


繁体竖排


32开  精装


9787101095012


590.00元


《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十册)


[汉]司马迁 撰,[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唐]张守节 正义


顾颉刚 领衔点校,赵生群 主持修订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03144


380.00元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

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最高水准。

2013年10月,《史记》(修订精装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掀起新的一轮“《史记》热”。

2014年8月,在吸纳读者意见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推出《史记》(修订平装本),以飨读者。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